纽约新闻

当中国书法遇见梦露:石村“石村块”艺术在纽约Memor博物馆首展

纽约桃花

当中国书法的笔触逻辑与玛丽莲·梦露的魅影在纽约相遇,一场关于文化符号、精神能量与女性意象的跨界对话在Memor Museum悄然展开。

坐落于纽约麦迪逊大道84街的Memor博物馆,毗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古根海姆博物馆,是Museum Mile上的首家亚洲主题博物馆。2025年8月28日至10月8日,Memor博物馆隆重推出华人艺术家石村(Stone Chun Shi)个展《最后的梦露》(The Last Marilyn Monroe)。这是博物馆首次为石村举办专题个展,也是其原创绘画语言“石村块”在纽约博物馆体系中的首次系统呈现。

梦露的再生:从偶像到能量符号

在《最后的梦露》中,玛丽莲·梦露不再只是好莱坞银幕上的符号,而被转化为一种文化能量的载体。石村以“石村块”艺术语言,将中国书法的节奏结构与西方油画的厚涂肌理相结合,通过成千上万的色块排列,使梦露的形象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流动,呈现情感与能量的可视化。近观,色块秩序分明;远观,整体形象生动鲜活。

石村曾表示:“梦露不仅是一个人物,她是一种能量,一种跨越时代的女性精神。”在“石村块”的视觉重构中,梦露不再只是被外在崇拜的偶像,而成为内在能量的显影。

导览·对谈·音乐:跨感官的体验

8月28日,Memor Museum举办特别活动“导览·对谈·音乐”,由馆长兼策展人敖文楠主持。她在开场导览中指出:“石村的作品在抽象与具象之间转换,每一块结构鲜明;梦露的形象在他的笔下成为东西方美学碰撞后的结晶,被石村块艺术赋予了永恒的能量。”

随后,艺术家石村亲自登台,演奏他创作时使用的“心流吉他”。在色彩与音乐的交织中,观众体验到意识与能量的律动,形成一种东方哲学式的“静观体验”,在能量与感知之间找到内在共鸣。

嘉宾感言:文化与艺术的对话

当晚,五十余名观众齐聚展厅,沉浸在石村块作品环绕的视觉空间中。多位嘉宾发表感言:

王曙光(远大集团美国公司CEO)表示:“石村块是一种色彩与能量的转换,是抽象与具象的切换,也是感性经验与理性自由的转化。”

艾伦·赵琼博士(美籍亚裔公共艺术家)指出:“石村不仅是个体艺术家,更是文化节点。他的作品介于杜尚的观念、沃霍尔的影像批判与蔡国强的文化隐喻之间,构建了属于华人艺术家的当代表达体系。”

展览现场:视觉宇宙与精神共振

展览除《最后的梦露》外,还展出《龙》《龙门1720》《李白上阳台贴》《石头》《夕阳》等“石村块”油画作品,构建了一个关于“能量、时间与意识”的视觉宇宙。每一幅作品以独特的色块节奏映射精神能量的可视结构,让观众在不同文化符号间穿行,如同置身由光与意识构成的空间。

活动结束后,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去,在音乐与色彩的余韵中感受到被唤醒的平静与力量。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最后的梦露》 The Last Marilyn Monroe

展期: 2025年8月28日 — 10月8日

地点: Memor Museum,1130 Madison Avenue, New York, NY 10028

官网:www.memormuse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