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光角】: 艺术家、作家何涓涓访谈录

 

(海浪声)在地理位置上,纽约是海角。像长岛尽头的蒙托克(Montauk),一边是浩瀚的大西洋海浪,一边是平静的长岛湾。

在建筑上,纽约也是海角。是悬浮在空中的观景台(Edge),是西半球最高的空中楼阁,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在人文精神上,纽约更是世界的海角天涯,充满多种族、多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气质。

 

如果你来到了纽约,时光的流逝,永远抹不去纽约留在你心里的故事,如果你从来没有来过纽约,只要你是一个思想和行为上都特立独行的人,你就会发现“纽约”早已在你的头脑中,在你的前路等着你。

 

《纽约时光角》汇聚着纽约作家们的作品及人生故事,让你轻轻地读,静静地听。本栏目由“纽约华文女作家协会”协助播出。

梅菁: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梅菁为您主持的纽约时光角。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要采访的是艺术家、作家何涓涓。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她是谁呢?

梅菁在制作广播节目

 

何涓涓:大家好,我叫何涓涓,笔名绢窗小雨,英文名June He。今天非常感谢梅菁给予这个机会,让我能在纽约时光角跟大家来分享我的故事。我来自江苏苏州,10多年前我到美国留学,毕业于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就是导演李安曾经毕业的那个学校。我拿到艺术设计硕士学位之后,到纽约去打拼,追求我的梦想。我对各种艺术创作、各种creative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到纽约之后,我从事产品设计、做现代艺术、写作、并在非赢利组织里做讲座和工作坊,涉猎面还挺广的。我不知道该如何来定义我自己,暂且说我是一个喜欢创作的人吧。

作家、艺术家何涓涓

 

我刚到纽约时,与施华洛世奇(Swarovski)水晶公司合作,为很多美国演艺界的明星设计产品。我的客户有世界小姐、Jennifer Lopez(美国著名歌星),奥普拉(节目主持人)等。我设计过他们的首饰、眼镜、珠宝等。一些我设计的产品被施华洛世奇纽约设计中心所收藏。

何涓涓为世界小姐设计的手包, 2010世界小姐带着该手包出席做宣传

 

我的艺术作品包括油画、拼贴、装置、视频,在纽约和新泽西的艺术中心、博物馆、和画廊里展出,包括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纽约Barrett Art Center(巴瑞特现代艺术中心)、新泽西的Monmouth Museum(蒙茅斯博物馆)、以及纽约哈德逊艺术家协会的画廊等。

同时,我跟哈佛大学生命科学实验室合作研发医疗器械产品;我与美国创业电商Warby Parker合作。我想大概很多创业界的人或者说电商界的人都听说过Warby Parker吧,我在他们创业初期的时候加盟,建立并带领团队设计研发并推广他们的眼镜系列产品,并且也与很多非盈利组织合作,如纽约市的公立学校、纽约设计艺术博物馆(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和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医院。

何涓涓与Warby Parker合作为纽约市公立学校小学生设计眼镜

 

梅菁:很高兴你能够来到纽约时光角,我们有机会在这里谈谈你写的《孤岛曼哈顿》这本书。我想知道你写这本书的原因是什么呢?

何涓涓:我2009年来到纽约。当时到这样一个大城市,感触非常深,纽约特别多元化,激起我很多想法。我刚开始住在法拉盛,在曼哈顿中城找到工作。于是每天就在法拉盛和曼哈顿两点一线靠7号线地铁来回通勤。我在法拉盛慢慢地开始认识一些中国的朋友;在曼哈顿工作渐渐认识很多不同种族的同事,比如当地的美国本土人、犹太人,欧洲和华裔的同事。现在国内的大都市,像上海、北京,跟纽约比,其实从物质方面来说差别不大,但是到每个具体的人来讲,他们关注的每天生活当中的东西却是不同的。在美国,特别是移民,总是在担心:我的身份和工作签证怎么搞?所以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就跟国内很不一样,包括他对于周围的人文环境的思考,也非常不同。我觉得冲击很大,这是我想写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我在国内有很多朋友家人,他们经常问我很多关于美国的事情。我发现国内朋友对于美国的了解基本上限于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但是对美国实实在在的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并不清楚,所以我想用我的故事传达一个真实的生活状态。国内比较流行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属于我父母那一代人。对于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的生活,却并没有一个很切实的报道。虽然这是一个小说,很多故事还是从真人真事来的,是我观察到的东西。小说题材更适合表达,更凝练一些,所以我用小说来写。基本上就这两个原因。

何涓涓的长篇小说《孤岛曼哈顿》

梅菁:何涓涓的这本书《孤岛曼哈顿》,从不同的种族、年龄、文化背景中,探讨出纽约各个阶层对于事业、爱情和人生的态度,同时也掀开了纽约繁华靓丽的一个表层,揭露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一幕幕荒诞悲喜剧。作者在书中加入了自己精心创作的十几幅摄影和绘画作品,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个纽约的故事,从她娟秀的文字、写实的摄影和梦幻般的素描作品里呈现出来,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涓涓,你是做设计的,很多人到了纽约来,他们也会画很多的画。纽约艺术家特别的多,对吗?你为什么没有想过可以用画画、摄影或者其他方式,为什么你选择用文字呢?

何涓涓:我在生活当中有运用当代艺术的各种表达方式,包括绘画、装置、拼贴、设计、多媒体(digital art)等手法。作为一个创作人,我们选择语言文字、当代艺术、工业设计、或者音乐表演,其实都是表达的一种媒介,就看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对于我来说,每种方式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文字与我是一种比较抽象化的东西。每个人看了文字之后,心中都会有一幅不同的画,不是一模一样的呈现。你会去产生联想,而每个人的想法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就说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

我最近出版了一本中英双语的绘本书,里面有很多我画的插图。我之前一直是用中文写作,面对华语读者。到后来我有一个新的思考:我在美国生活,身边大部分的人都讲英语,除非跟中国的朋友或者讲华语的朋友联系的时候才会讲中文。如果我只写中文的话,我身边大部分的美国朋友,都不知道我在忙什么。我也想让他们知道我的想法。

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我如何用另外一种方式跟他们产生联系?英文是我的第二语言,用其写作难度比较大。哈金老师我特别佩服,他用第二语言英文来写作,而且取得这么大成就,是非常难的,也是特别需要毅力的。我用英文写,可以写一篇说明文,写得很清楚,但是让我用那种非常微妙的修饰词语来描述敏感的、深刻的东西,我觉得目前来说是难以企及的。所以我就决定用插图或绘画,一些视觉艺术(visual art)的形式来做。所以不仅仅是中文写作这一块,我也在尝试其他方面的东西。

梅菁:我可以这样理解吗?文字也是一种表达,文字给了你更多的一些思考。我刚才听到你讲7号车,然后进曼哈顿,每天这样去和回在路上,一个人坐着,一个人观察车厢里的人,看车窗外的风景,每一天还都是不一样的。这一段段独行的时间,是不是给了你一些独自的思考呢?

何涓涓:是的。我挺怀念那一段日子的。现在因为新冠病毒,我们都在家里工作,我很久没有坐地铁了。7号线是一个很有趣的存在,因为它连接的是很多移民的聚居点。在皇后区有很多不同的区域,比如几个车站是印度人居住地,几个车站是墨西哥人居住地,几个车站是华人和韩国人住的地方。一站站的过来,你就可以看到不同种族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上车,然后一起去曼哈顿上班。

很长一段时间,在7号线上,我随身带速写本画画。我坐在那边看对面有谁比较有趣,就对着他画白描。当时在7号线上常有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发生,觉得很有意思。

梅菁:那个时候给了你每天至少两个小时,来独自地想一些简单或深奥的问题,使你获得了这本书的灵感。我粗略地看了你给我的几个章节,也听了你自己朗读的书。这个书的故事里面,对很多的实景描写非常清楚,比如说几大道等。显然你对这座城市的方向感和地理位置非常熟悉,又写出了生活在这里的人的一些很奇特的东西,比如说娃娃那篇。简直是太让人想不到了。

梅菁:你刚才告诉我们,你又写了一个绘本,让这边的华裔小朋友很能获益。你的绘本讲的是浅显的故事,同时也有很深的道理。你刚才讲了为什么写这个绘本,接下来还不会有第二本第三本呢?你有没有一个这样的构想,就是为这边的华裔小朋友的双语读物绘本做进一步的探索?

何涓涓:先说一下我这本绘本,它的名字叫《卡娅和图图历险记Kaia and Tutu’s Journey to the World》。卡娅是一个小女孩,图图是一只海龟,讲他们俩的故事。贯穿的主题,是告诉小朋友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我当时写这本书,一个原因是我家附近有个海龟动物园,里面有一个慈善组织,专门救助从新泽西海岸上受伤或者冻坏的海龟。我很喜欢参观动物园,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首先要去的就是动物园。可能是因为我小时妈妈经常带我去动物园的缘故。我去海龟动物园之后,非常感动,看到那些被救助的海龟,特别美:它们非常优雅地、慢慢地在海洋里翱翔。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构思这个故事。我发现在美国这边中英双语的书非常少,既然我两种语言都可以,就自己写了这本双语书,也避免了通常翻译者不能把原作的感觉把握好的情况。

儿童绘本《卡娅和图图历险记Kaia and Tutu’s Journey to the World》

 

梅菁:你还画了这么多的图,除了双语,还是一个绘本,这让学语言的小朋友,无论是学英文和中文都有了更好的理解,这是这本书的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何涓涓:现在有很多美国的小朋友,和美籍华人的孩子,他们在学校讲英文,但是他们的父母很希望他们能够从小开始学中文。我觉得这本书也是挺适合他们,图文并茂。

新泽西这边,每一个小镇基本上都有一个独立书店。我就去我们镇上的独立书店,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双语的书?他们说我们没有太多的外国的书,我们只有西班牙和英语的双语书,中文和英语的还没有,那么就试试看来卖。书店里没有一本纯粹的中文书,但是因为我的书是中英双语的,所以中文也进入了书店。我觉得还挺高兴的,能把中文传播到这样一个新泽西中国人也不是很多的一个小镇里面,用这种方式慢慢地推广中国的一些语言文字。

《卡娅和图图历险记》里何涓涓的手绘插图

 

梅菁:你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

何涓涓:谢谢。您刚才问到那个问题,将来会不会继续?我觉得应该会,可能会慢慢的,因为我又要画又要写。2020和2019年的时候,我在纽约图书馆和皇后图书馆都有跟小朋友一起分享故事会,叫Story Telling,同时还做了绘画的工作坊。今年2月10日,我在布鲁克林图书馆还要做这样的活动,这次是virtual的线上活动。

梅菁: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所以一切都回到了线上。大家互相就是露一个脸,看不见全部。我希望这是暂时的,以后还是有面对面的那样一个场合。

何涓涓:是的,完全就没有意识到有一天这么简单的事情会突然变得不能做了。所以我觉得从疫情出来之后,可能我们会对平常的那些事情会更加珍惜。

梅菁:2020年全世界都不容易,纽约也曾经是2019冠状病毒的重灾区。2020年的夏天,公共艺术“旗帜计划”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开始了。何涓涓的作品入选陈列在中心广场,她的作品以纽约的多元形象为主轴,庆祝纽约市丰富的文化、活泼的能量、充满梦想的人,以及缤纷多彩的艺术活动。由于在创作期间正值纽约疫情的高峰,很多对亚裔的歧视事件也让何涓涓表示:艺术家应该透过创作来捍卫尊严,并且传达包容的重要性。

何涓涓:2020年的时候,我参加了曼哈顿中城洛克菲勒中心的一个公共艺术活动,叫旗帜计划。该项目向全世界的艺术家征集旗帜设计,包括一些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如Jeff Koons(杰夫·昆斯)、KAWS(考斯),还有Marina Abramović(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等。在全世界1000多个投稿者里面提名一些艺术家,将他们的旗帜挂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广场上。去年夏天纽约新冠病毒肆虐,大家心情都很郁闷。我想这些旗帜如果可以升起来的话,应该是挺让人振奋的一个项目,我就参加了,最后也被选中了。

我记得那天开车去曼哈顿看这个公共艺术,挺奇妙的一个经历。平时开车到曼哈顿因为堵车都要一个多小时,但是这次只开了半个小时,因为街上没有人,连汽车也可以直接在曼哈顿街边所谓街趴,这在平时都是无法想象的。

洛克菲勒中心在第五大道旁边。第五大道几乎没有人影,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纽约,觉得挺惊讶的。但是,在那个彩旗招展的广场上,有些人在那儿驻足观赏、有些人坐在那边看书吃东西、有两个小摊在卖冰淇淋,都很开心的样子,一下子氛围就跟周围完全不同了。我忽然觉得艺术真的能够让人在绝望当中找到希望,能够在灰暗当中带来光明,非常有意义,非常开心,很难得。

纽约地标洛克菲勒中心的“旗帜计划”, 当中那面飘扬的旗帜是何涓涓的设计

前来参观“旗帜计划”的人们

 

梅菁:对,一下子在这么严峻的疫情之下,又找到了那一份祥和和幸福感。

何涓涓: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沉浸在纽约这样一个多元文化里。我常常想,如果我毕业后在国内大城市工作,也会有很多的收获,不过在生活当中可能就不会遇到这么多不同的人。在这边,我与不同的公司与客户合作,有台湾人的、美国人的,意大利人的,有传统的行业,也有创业公司,遇到各种年龄层次的、不同种族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果我一直在相对单一的环境里成长,可能对很多不熟悉的东西,会有自己的一些评判观点。但是当你在一个大环境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之后,你会醒悟,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由,心态就放平了。我不再会觉得跟我不一样的观点,或者说跟我不一样的行为,我会有要去评判和纠正的冲动。我会认识到对方的角度,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我觉得这是我学到最大的一个东西,就是整个人的心态变得更宽容了。

梅菁:你还说你非常喜欢小动物,你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小动物呢?是狗狗猫猫,还是你刚才说的海龟?

何涓涓:我很喜欢狗,也喜欢马,但是马对我来说目前还可望而不可及。我跟我周围同学都说了,我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有一天我要有一匹马。

梅菁:你需要有个小农场。

何涓涓:对,虽说比较遥远,但是我觉得也许有一天也是可以实现的。我想告诉你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些动物的一个故事。

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是一个特别敏感而有些自闭的娃。我不会跟别人讲话,也不去吃饭,更不去上厕所,忍着一动不动憋一天,可以憋得满脸通红,还被同学欺负。老师就家访问我妈妈,说你女儿是不是聋子还是哑巴?我妈妈很不高兴,因为我在家里跟她无话不说。她说,咱们不上幼儿园了,就在家里学习。我觉得我妈挺伟大的。她因此决定回家工作。我一直在她的照顾下,只到上小学。那一阶段,没有上幼儿园,独生子女,也没有人跟我玩,妈妈就在家里养了很多动物。我们家那时候有个院子,我们同时养了很多动物,跟动物园一样。

梅菁:好幸福。

何涓涓:所以我长大之后就有一个去动物园的习惯。我看到小动物就觉得心情特别舒畅,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我后来还去曼哈顿的动物收容所去做义工,包括我现在养的小狗也是从布鲁克林的一个收容所收过来的,小动物让我觉得是幸福的源泉。

梅菁:有童年的记忆,有童年的影响,到现在为止,都是通过关怀动物得到的那种快乐非常多是吗?

何涓涓:对。

梅菁:你那么喜欢狗狗,那下一次是不是能写一个和狗狗的故事?你刚才讲过好多的动物,我们都没有这个经历都没有养过,好像一段时间只有一个狗,一段时间只有一个猫,而不会同时让你拥有那么多,所以我觉得你妈妈好伟大。

涓涓和她收养的狗狗

 

何涓涓:我也觉得。我想也许我下一本绘本写这个故事。

梅菁:你在英文的环境当中,写着中文的故事,现在也两边语言都写。我想问,你在这边读书的习惯是怎么样的?比如说你是读更多的英文书,还是读更多的中文书,最近在读什么书?

何涓涓:我中文和英文都读的。以前我一直困于在美国的书店买不到中文书,就算买到中文书感觉都好贵。我最近发现,其实图书馆里面什么书都有。他们都有一个联网,你可以到网上找到你要的书。那本书不一定在你当地的图书馆里面,不过如果联网在州里面任何一家图书馆有这个书,你只要按上借阅键,书就会送到离你家最近的图书馆。然后他们会发个电子邮件给你,就近去领书就好了。通过这种办法,我发现基本上所有的书都可以读到,都是免费的。

梅菁:现在真的是又怀念上班,又有点想在家里上班也不错,真的有两种都想要,但是都抓不住的感觉。我们也是希望疫情快点过去了,让我们的生活恢复正常。如果恢复正常的话,我想我们今天的采访也会是面对面的,也可能有更多的问题,看到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让涓涓来到我们节目当中,向我们介绍你的创作。

何涓涓:好的,谢谢梅菁。

Let It Be

Composer Lyricist: John Lennon/Paul McCartney

When I find myself in times of trouble

Mother Mary comes to me

Speaking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And in my hour of darkness

She is standing right in front of me

Speaking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Whisper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And when the broken-hearted people

Living in the world agree

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

 

For though they may be parted there is

Still a chance that they will see

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Yeah, 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Whisper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Whisper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And when the night is cloudy

There is still a light that shines on me

Shine until tomorrow

Let it be

 

I wake up to the sound of music

Mother Mary comes to me

Speaking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yeah, let it be

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yeah, let it be

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yeah, let it be

Whisper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